江苏事业单位改革怎么改?江苏事业单位改革到底好不好?

2021-09-27 22:02 编辑: 彩虹学姐 来源: 上岸鸭公考

2020年4月,江苏省作为中央确定的9个试点省份之一,率先启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由省委编办组织、指导无锡市本级及江阴市、常州市本级及溧阳市、扬州市本级及江都区、徐州市本级及贾汪区等4市4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到6月底,试点已完成。

事业单位2.jpg

鉴于不少人对于江苏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容和具体措施还不了解,今天彩虹学姐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江苏事业单位改革怎么改?

江苏事业单位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同步进行。

1、整合优化,精干设置机构

江苏省将精简机构、优化布局结构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一定的成绩。截止至2019年,江苏省累计撤销1181家事业单位,收回12718名事业编制,从根源上实现了“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首先,撤并规模过小、功能萎缩、公益性弱化的事业单位,全面清理机构“空壳化”、职能“空心化”或未进行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其次,整合优化相同或相近职能的事业单位。再次,精干设置为行政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腾出更多资源用于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此外,对事业单位总量实行限额管理,对市属副处级、县属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从严从紧审批等做法,也让机构得到精简。

2、创新方法,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撤并、人员划转等方面。省委编办起草《江苏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分别征求中央编办、省有关部门,市委编办和试点县(市、区)委编办意见,最后将反馈意见进行结合并修改完善《实施方案》。试点地区也精心打磨改革方案,通过加强改革政策解读,紧密联络,深入沟通,制定出符合政策贴又切合实际的具体改革方案。

3、服务民生,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

优化事业编制资源配置,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公益事业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试点地区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通过机构整合、盘活沉淀闲置和低效配置的编制资源等方式,将编制向民生领域倾斜,例如医疗、教育等领域,以这些具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领域为代表,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才能使得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公共文化等领域的编制紧缺问题得到快速且有效的解决。

二、江苏事业单位改革到底好不好?

评价江苏事业单位改革到底好不好,就要看后期的评估工作。通过评估发现,试点地区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更加精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党的领导、公益职能都得到强化,这场事业单位改革是成功的,值得其他省份的事业单位学习和效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目标,创新改革方案,争取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通过上面对江苏事业单位改革具体措施的介绍了解,相信各位同学对于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有所认知了,这是一场以加强民生公益事业为目标,对机构职能体系“动刀”的事业单位改革!让我们以江苏省事业单位改革为起点,进一步深化全国各个省份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职位搜索
立即查询
备考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上岸鸭公考 www.gwy.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