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

2017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2017-07-12 08:14:42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2017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综合素质的理解。所谓的教育公平指的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题干中将学生按照成绩高低分快

慢班,违背了教育公平。选项C当选。选项D是干扰项,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均衡的全面发展,但

与题干的本意不相符。因此答案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

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题干中刘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布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索答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

的要求。选项B正确。因此答案选B。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题干中班主任石老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改为数学课,虽然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做法不符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课改理念。选项D

正确。因此答案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新课程要求教

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题干中,吴老师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进行主题研究并发表论文,体现的就是吴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教

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因此答案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四章规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

围内推进。”没有涉及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选项B描述错误,当选。因此答案选B。6.【答案】A

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

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题干中某初级中学向学生收取补课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

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该责令其退还费用。选项A正确。因此答案选A。

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教

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题干中孙某旷工,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学工作造成损失,应该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选项A正确。因此答案选A。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题干

中母亲杨某将15岁的儿子留下单独居住,违反了这一规定。因此答案选C。9.【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题干中,教师李某让学生完成作业后再进教室听

课,侵犯了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因此答案选C。

1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九条规

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

教。”选项B正确。因此答案选B。

1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

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十六岁的学生王某是未成年学生,对学生孙某的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王某的监护人应对该事故承担损害赔偿责

任。选项D正确。因此答案选D。

1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师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了教师享有的

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

8

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

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并未赋予教师罚款的权利。因此答案选C。

1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①观摩和分

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可以对其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其中的关键程序有: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⑤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题干中,吴老师帮助新人职的蒋老师时,要将主动性与尊重性相结合,在发挥自己丰富经验的指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在交流与合作中协助蒋老师成长,不能被

动等着新教师求助。因此答案选B。

1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学生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是重

要的人身权,要求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高老师发现男女生之间递纸条,未进行调查便武断地认为二人在递情书,并且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让其他同学都听见了,伤害了学生的尊严。选项D正确。因此

答案选D。

1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规定了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应当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漫画中的“某种教师”头顶上的“留声机”讽刺老师程序化的教学,照本宣科,该教师的

做法违背了终身学习中对探索创新的师德要求。选项D正确。因此答案选D。

1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学生的权利受到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

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保护。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等进行特殊保护。选项A,牛老师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的做法,有助于发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积极作用,团结同学,且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规定,是一种积极的班级管理措施。A项正确。选项B,牛老师让学生自己按成绩排名选择座次,泄露了学生学习成绩的隐私,不尊学生的人格,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权。选项C,牛老师检查全班同学的书包,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和隐私权。选项D,

无记名投票选“最差生”的行为侵犯了差生的人格尊严权。因此答案选A。

1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望梅止渴源于南朝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假谲》,

其中描述了这样的故事:“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望梅止渴”与其有关。选项B正确。选项A,“破釜沉舟”出自秦末项羽起义军与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的故事,与项羽有关。选项C,“三顾茅庐”是讲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邀请其出山辅佐的故事。选项D,“草木皆兵”出自东晋时期秦王苻坚率领大军与晋国之间进行的淝水之战的故事。因此答案选B。

1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之历史常识。东印度公司有以下国家成立过:英国、荷

兰、丹麦、葡萄牙、法国、瑞典、奥地利。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的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曾占领台湾38年之久。1602年,荷兰建立了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因此答案

选B。

1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之化学常识。凯库勒是德国有机化学家,他在分析了大量

的实验事实之后认为,苯是一个很稳定的由6个碳原子牢固结合的“核”,可以与其他碳原子相连形成芳香族化合物,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理论。选项A正确。选项B,拉瓦锡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提出了化学“元素”的定义;测定了空气成分。选项C,法拉第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被称为“交流电之父”。选项D,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和“黄色炸药”的发明者,著名的诺贝尔奖是遵照

其遗嘱设立的。因此答案选A。

20.【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考查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是白色至浅黄色鳞片

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苯甲酸钠是白色颗粒,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选项A,常见的着色剂包括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等。选项B,增味剂主要分为有机酸类、核苷酸类和天然产物提取物等三类。如谷氨酸钠(味精)、氨基乙酸(甘氨酸)都是增味剂。选项C,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

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等。因此答案选D。

2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

江乡雪景图,整首诗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因此答案选

C。

2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屈原积极求进心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了追求家国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也无悔的忠贞情怀;“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的心情。选项C,“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出自《洛神赋》,表达作者痛惜这样美好的相会永

不再有,哀叹长别从此身处两地。因此答案选C。

2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

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别称镐京(西周)、咸阳(秦)、常安(新、后秦)、

大兴(隋朝)。因此,选项A B D都属于古代西安的名称,表述正确。排除。选项C,临安是当

今浙江省杭州市的旧称,是南宋国都,当选。因此答案选C。2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武”“穆”都是中国古代谥法常用字。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同被朝廷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屈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

栖霞岭。后又追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选项C正确。因此答案选C。

2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素养。巴赫,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

琴、大键琴演奏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选项A正确。因此答案选A。

2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信息处理能力,对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的了解。打开Excel表格,

选择第一行要添加筛选的单元格,选择“开始”菜单下的“排序和筛选”(工具栏的右边),点击后,在下拉列表里选择“筛选”。然后第一行的标题行会出现一个“三角形”图标,点击后我们可以看到“筛选”,在“搜索”栏里输入要筛选的信息再点“确定”即可。筛选结果将会显示

满足条件的记录,其他不满足条件的数据则被隐藏。因此答案选B。

2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信息处理能力,考查对PowerPoint的应用。在PowerPoint中,关

于设计模板,只限定了模板类型,可以自己选择版式。因此答案选A。

2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属于朴素逻辑,需要找清楚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

联系。重庆是一个城市A,直辖市是国家的重要省级行政区B,是两个概念,但是重庆是中国的直辖市。与之逻辑关系相同的为选项D,北京是一个城市,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称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与题干逻辑关系相同的即为选项D。选项D正确。选项A,法国、法兰西都是对法兰西共和国的简称,外延和内涵完全相同,属于同一个概念。选项B,华盛顿是A、纽约是B,是美国的两个城市,不能说A是B。选项C,英国是一

个国家A,联合国是一个组织B,不能说A是B。因此答案选D。

2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基本能力中的数字推理能力。观察三组数字:“2+5+7”,2×7=14,

(2+5)×7=49,5×7=35,最后得出“144935”;“3+5+6”,3×6=18,(3+5)×6=48,5×6=30,最后得出“184830”;“4+4+9”,4×9=36,(4+4)×9=72,4×9=36,最后得出“367236”。则,

“7+6+4”为7×4=28,(7+6)×4=52,6×4=24,最后得出“285224”,A项正确。因此答案选A。

二、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教育观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材料中,李老师组织“变旧为新”的创意大赛,学生们通过此项活动将旧衣服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使其有了新的价值,提

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过程,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带学生去郊外写生,参加画展,让学生用心感受美术的魅力,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这都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体现。

最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材料中,李老师在与学生聊天时了解到学生家里有很多闲置衣物,组织“变旧为新”的创意大赛,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体现了李老师时时刻刻以学习者为中心。

综上所述,李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素质教育观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1.【参考答案】

材料中,杨老师的行为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

作则,团结协作。材料中,杨老师面对同学们的嬉笑打闹并没有严厉制止,而是安静地坐在那里看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诠释了学习的方式,以身作则。同时,面对同事询问管理方式,积极给予帮助,团结协作,这都是为人师表的体现。

其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材料中,杨老师通过自己安静看书,给学生动静对比,从而让学生感到羞愧,从而安静下来学习。这种良好的教育方式,正是教书育人的表现。

再次,《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关爱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材料中,杨老师对学生嬉笑打闹不说一句话,而是以一种慈爱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杨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等要

求,是值得学习的。

32.【参考答案】

(1)认同是指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理解和认同,一种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相互契合。

(2)文末的“开放的写作”,在内涵上是与文首的文字的多层“认同”遥相呼应的。作者最后得出这一结论是在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面对过去,写作要对传统再确认,要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精神。无论是继承、质疑、挑战,都是对传统的重要回应。

其次,面对现实,写作要有自己的目标受众,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最后,面对未来,“文章千古事”写作的动力来源于对未来读者的想象,永远向着未来开拓。

33.【参考答案】

谦逊的力量

《孙子兵法》中的诡道十二法有言“卑而骄之”,意在说明骄兵必败;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常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印度哲人泰戈尔亦云:“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谦逊是中西方文化都极为认同和宣扬的重要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奋斗与否,不论成功与否,谦逊的心态始终能使我们保持不骄不躁,在生活中受益无穷。谦逊是一种态度。孔子周游列国时,一个七岁孩子问他“鹅的叫声为什么大?”。面对自己不

会的问题,孔子坦承自己不知道,并虚心向孩子学习。同样,在两小儿争辩“日之远近”时,孔子也不因自己是“大圣人”,为了保存颜面而瞎说。他情愿被两小儿“笑”,也始终带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心态。为什么孔子已是圣人且如此博学,还向孩童学习呢?正是因为他有一颗谦逊的心,面对不会的问题虚心请教,才使得他成为一代博学家,成为万千弟子敬仰的“至圣先师”。谦逊是一种治学之态,使我们永远求知若渴。

谦逊是一种信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他人的赞叹,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基础的“力学之父”牛顿,对于自己的成功,总是谦虚地说:“我只像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真理的大海还远没有发现。”而且,面对自己发现牛顿定律,他也是谦虚地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面对世人夸赞他那些打动人心的无数乐章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学会了几个音符。纵观这些成功者,他们知道,只有谦逊,才不会使自己停滞,才会使自己不断进步。因此,在面对自己的成功时,能够永葆谦逊的信念,不断督促自己,以谦逊为人生信条,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谦逊是一种智慧。谦逊不是示弱,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之道。正是因为富兰克林在年轻时的一次拜访中,学到“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的道理,从此他把谦虚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正是因为孔子知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以谦逊的态度“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才成为影响千古圣贤。试想,如果富兰克林和孔子没有一颗谦逊的心,在面对自己的成就时,还能一直谦虚待人,从而取得人生的更大成就吗?不会的。因此,谦逊是处世的智慧,是事业能得以成功的条件。

谦逊是成功时仍以虚心待人;谦逊是失败时以积极的心态向他人学习。谦逊是治学的态度,是人生的信念,是处世的智慧。让我们教师以一颗谦逊的学习之心,不断汲取世间营养,使我们的人生更有底蕴。

关注高顿上岸鸭,获取历年教师资格证真题高顿教资真题参考答案解析!

相关阅读

2017 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卷

2016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2016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锦鲤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高顿上岸鸭”的文章,版权均属高顿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