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参考答案(三)

2021-02-03 16:12:17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之前跟大家分享的2021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三)大家都做了吗?做了的同学们快来对答案了,下面是具体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起来看看做得怎么样吧!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点有五个,分别是:①终身化;②全民化;③民主化;④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个别化属于干扰选项。其他选项不是多选就是少选,均可排除。因此答

案选C。

2.【答案】A

【解析】国家学说和社会政治学说,在柏拉图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主要是作为其国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他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

国家,必须由三类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指农民和手工业者),而培养这些人并达到理想国的目的,主要通过教育来实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他们是“深谋远虑的,真正有智慧的”。选项A正确。选项B,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社会本位论是比较极端的,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提倡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选项C,卢梭是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选项D,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其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因此答案选A。

3.【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道题考查

的是对固定知识点的掌握。选项BCD都是错误的。因此答案选A。

4.【答案】B

【解析】华生的观点赞成环境对人的影响,属于外铄论。选项A,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

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选项C,题干中只强调了环境单一因素的作用,不属于多因素相互作用

论。选项D,题干中没有提到基因对人的影响。因此答案选B。

5.【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只是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夸美纽斯论述之前,已经存在班级授课制。此为选非题,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属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但是此为选非题,故

不选。因此答案选B。

6.【答案】D

【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要求、需求,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取言

传、身教等方式,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选项D正确。选项AB,属于思想教育的内容。选项C,干扰选项。因此答案选D。

7.【答案】A

【解析】品德修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

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品德修养法体现的是一种自我教育。选项B,榜样示范法,指通过树典型、立榜样,让学生有学习的参照和目标,从而教育和鞭策学生的一种方法。选项C,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选项D,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

冶和艺术陶冶等。因此答案选A。

8.【答案】A

【解析】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在教学中,教师采取

放任的作风,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喜欢的、愿意学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选项A正确。选项B,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选项C,民主型的

师生关系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选项D,没有该说法。因此答案选A。

9.【答案】B

【解析】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杜威是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选项B正确。选项A,

斯宾塞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属于知识中心课程论。选项C,赫尔巴特强调“教材中心”,也强调可知识的重视,属于知识中心课程论。选项D,夸美纽斯强调“泛智”,把

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属于知识中心课程论。因此答案选B。

10.【答案】A

【解析】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来实施教学、影响学生,这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

性。选项A正确。选项B,连续性,指教师的工作时间连续,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选项C,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选项D,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为教师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精力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有个别

学者认为,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系统性。因此答案选A。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规律,题干中说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教师作用的联系,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很好。根据教学规律,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体现。选项D正确。选项A,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但绝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选项B,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

发展的片面倾向。选项C,属于德育原则。因此答案选D。

12.【答案】B

【解析】题干中,李老师可以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学生,说明他注意分配的品质良好。选项B

正确。选项A,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选项C,意志具有坚韧性、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品质。选项D,个性品质包含在人格特征这一概念中,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因此答案选B。

13.【答案】D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综合,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属于辐合思维。选项D正确。

选项A,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选项B,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维。选项C,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

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因此答案选D。

14.【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分类。奥苏伯尔将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

为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如求知欲、兴趣、爱好等。题干中,小红喜欢文学作品而上课认真,正是爱好、兴趣引起的学习动机,属于认知内驱力。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选项C,生理内驱力,是指饥渴、休息、睡眠等可被称为第一级水平的内驱力,它与社会内驱力相对。选项D,自我提高的内驱

力,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因此答案选A。

15.【答案】C

【解析】尊重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的

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两个方面。故选项C正确。选项A,爱的需

要,包括爱与被爱的需要。选项BD为干扰选项。因此答案选C。16.【答案】A

【解析】消退指在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则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会降低。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总在课堂上扮鬼脸,但老师和同学对此都不予理睬,

于是小伟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说明小伟的行为没有得到强化,因此这种行为逐渐减少。选项A正确。选项B,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选项C,惩罚(正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选项D,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因此答案选A。

17.【答案】C

【解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超我受“道德

原则”的支配,是个体将特定文化下的道德伦理、社会规范及价值标准等内化而形成的人格部分,代表道德、良心和理性。选项C正确。选项A,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本我包括许多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欲望(如饥、渴、性、攻击等),其中以性和攻击冲动为主。选项B,自我是人格中现实的一面,是在本我的冲动与现实条件的冲突中发展而

来的。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选项D,干扰选项。因此答案选C。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韦纳归因理论中运气所在的维度。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答案选B。19.【答案】A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

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分别是:(1)语言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题干中该学生几何成绩好,说明他的视觉——空间智力占优势。选项A正确。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答案

选A。

20.【答案】D

【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善于控制自我的能力,它表现在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中,如善于控制自

己的行为、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选项D正确。选项A,意志的果断性表现为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选项B,意志的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自己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选项C,意志的坚持性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

持不懈地为执行该决定而努力。因此答案选D。

21.【答案】B

【解析】专断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

有不顺从,非打即罚。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孩子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选项B正确。选项A,权威型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选项C,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选项D,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对孩子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因此答案选B。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题干表述正确。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界不存在教育。因为教育是

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教

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23.【参考答案】题干表述错误。备课不仅仅是钻研教材,写教案。因为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它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具体来讲就是要研读课程大纲以及教科书等,还要了解学

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同时备课还要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由此可见,备课就是写教案是对备课的狭隘理解。因此本题说法

错误。

24.【参考答案】题干表述错误。当低层次需要部分满足时就会出现高层次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主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前四

种是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该理论认为,当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

满足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由此可见,并不是低层次需要完全满足时才会出现高层

次需要,只需要部分满足即可。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25.【参考答案】题干表述错误。顺向迁移与正迁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顺向指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由此可见,正向迁移侧重迁移的性质作用,顺向迁移侧重迁移的时间方向,顺向迁移可能会有促进作用,也可能存在阻碍作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其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最后,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又称教育的经济功能:首先,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有效形式;

最后,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27.【参考答案】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有: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是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8.【参考答案】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在学习中,区分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促进迁移的重要条件。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如果出现相似的环境,学习迁移就很容易产生。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定势(即心向)对学习具有促进和阻碍双向作用。

(5)认知结构的特点。学生认知结构的正确性、丰富性会影响学习的迁移。

(6)学习策略的水平。学生可以自觉地运用适当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

29.【参考答案】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3)注重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行为习惯对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应高度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力争在第一堂课从各方面给学生留下好印象,从而奠定“心理定势”,形成初步威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教师除了扮演权威者角色之外,还应当扮演朋友和知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1)材料中王老师运用了长善救失原则、疏导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与

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第一,长善救失原则又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指的是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材料中,王老师面对李林的种种恶作剧,进行了细心了解之后,充分发挥李林“热心肠”“有集体荣誉感”的性格特点,让李林获得了不少荣誉,增强了李林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疏导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材料中,王老师让李林担任体育委员,带领大家跑操,既强化了他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同时也

能增强李林的责任感,调动李林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

材料中,班主任王老师没有像之前的老师对待李林那样粗暴,而是经过全面了解,细致观察,根据李林的个性特点,采取措施计划,慢慢地引导李林,从而使李林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四,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严格要求。

材料中,新班主任走近李林,关心、帮助李林,并和李林成为朋友,正是学生对老师有了信

赖,才使学生发生预想的改变;同时,让李林多参与班级事务、提升李林的责任意识,从而才有了李林考入知名大学的结果。

31.【参考答案】(1)日记内容主要反映出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两个方面的心理变化特点。

①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产生反抗心理;同时强烈关注自己的个性和自我形象,自我评价也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内心世界。材料中,该男生不愿意继续成为父母眼里的孩子,也觉着自己不再是“小小少年”,说明了其独立意识的发展;出门时候,与父母拉手,嫌丢人,关注自己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的形象与个性,体现了自我意识中关注自己个性和自我形象的一面。

②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情绪上的冲动性和两极性;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同时性意识的萌芽,在异性面前容易紧张。材料中,该少年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其情绪强度高低变化体现了情绪的冲动性和两极性;当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体现了性意识的萌芽;虽然有这些烦恼,但是不知道向谁倾诉,表面上却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体现了其情绪的闭锁性和内隐性。

(2)针对该少年的问题,建议如下:

①培养该少年情绪自知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②引导该少年转换认知角度,学会向父母倾诉心声;

③对该少年加强教育,理解性心理的变化,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④教会该少年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当坏情绪来的时候,可以走出去、听听音乐,调节下自己的注意力;

⑤充实学校的精神生活,如通过实际锻炼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相关阅读

2021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三)

2021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参考答案解析(二)

2021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二)


责任编辑:锦鲤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高顿上岸鸭”的文章,版权均属高顿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