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2021-02-03 14:56 编辑: 锦鲤 来源: 公务员考试网

教师资格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练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A«大学»B«论语»

C«孟子尽心上»D«中庸»2科学教育学之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杜威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体现了教育与()的关系。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

C文化D人口

4“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不论怎么努力,都学不会人类语言。这是由于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阶段性D差异性

5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应该培养合格的公民的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D宗教本位论

6我国近代只颁布未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1922年新学制D戌辰学制

7教师通过监控对学生每日表现进行记录整理,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

简答题

1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教育学之父是赫尔巴特。

A选项,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被誉为第一个“发现儿童”的教育家。B选项,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

D选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提出“新三中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此语出自«孟子

滕文公上»,意思就是体力劳动者将受制于脑力劳动者,也就是脑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比体力劳动者高,因此,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狼孩”回到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努力都学不会人类语言是因为错过了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就是抓住关键期。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教育事业应该属于国家,教育应该为国家服务。代表人物为赫尔巴特、柏拉图等。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学制的沿革。我国只颁布未实施的学制就是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

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参考答案】

(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主要指人的感知觉的灵敏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敏捷性等。

(2)环境。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与动物共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是由天然存在的自然界构成的。社会环境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知识相关的练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关注高顿上岸鸭!

相关阅读

【教资科目二考点】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有哪些?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常见考点例题

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职位搜索
立即查询
备考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3 公务员考试网 www.gwy.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