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热点】教育萌芽阶段中国古代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2021-01-19 14:06 编辑: 锦鲤 来源: 上岸鸭公考

教育萌芽阶段主要是在原始社会结束,古代社会开始的阶段,这时候教育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在此时间中国产出的一批杰出的关于教育的代表人物,而他们的一些教育方法和专著也是教资考试中考察的重点。

教育萌芽阶段中国古代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1)《学记》——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提出以下教育原则和方法:

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④“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⑤“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①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性相近,习相远也”。

②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

③关于教育的目标:“学而优则仕”。

④关于教育的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⑤关于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孟子

①教育思想基础——“性善论”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

②教育目的——“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4)荀子

①教育思想基础——“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

②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起伪”。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③教育过程闻-见-知-行

《荀子•儒效》中讲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意思是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

(5)墨家的墨翟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实践。同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墨子提出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

(6)道家的老子和庄子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一书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第一,文化堕落论;第二,人性“复归”论;第三,“绝圣弃智”论。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倡议不要用人力去改变自然。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5下半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

C.《大学》D.《师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孔子注重“学—思—行”的思想。这句话选自《论语》。故

B项正确。

A选项,《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C选项,《大学》出自《礼记》,其中心思想是提出了大学教育的“三纲领”“八条目”。

D选项,《师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代表作,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对

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说明。因此答案选B。

获取更多教师资格备考相关考点知识整理,关注高顿上岸鸭!

相关阅读

【教资笔试复习热点】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有哪些?

【教育教学与知识】古代教育有哪些特征?

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教育的起源有哪些


职位搜索
立即查询
备考工具
CopyRight © 2006-2024 上岸鸭公考 www.gwy.com All Right Reserved